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知識“大學習、大培訓、大考試”專項培訓考試
一、判斷題
1、《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是根據《安全生產法》和有關法律制定的。
對
錯
2、環境污染事故適用《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對
錯
3、各類活動中發生的造成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的生產安全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適用《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對
錯
4、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造成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生產安全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適用《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對
錯
5.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對
錯
6.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對
錯
7.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經濟損失的事故。
對
錯
8.事故報告應當及時、準確、完整,任何單位和個人對事故不得遲報、漏報、謊報或者瞞報。
對
錯
9.事故調查處理應當堅持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及時、準確地查清事故經過、事故原因和事故損失,查明事故性質,認定事故責任,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并對事故責任者依法追究責任。
對
錯
10.一般生產事故發生后,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規定,嚴格履行職責,及時、準確地完成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對
錯
11.較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以后,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規定,嚴格履行職責,及時、準確地完成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對
錯
12.事故發生地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支持、配合上級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的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條件。
對
錯
13.對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中的違法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監察機關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處理。
對
錯
14.對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中的違法行為,僅有相關單位有權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監察機關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處理。
對
錯
15.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對
錯
16.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對
錯
17.火災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在30日內發生變化的應及時補報。
對
錯
18.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搶救財產,準備恢復生產。
對
錯
19.事故發生后,相關單位人員可以為了方便進出事故現場根據實際情況對現場做出改變。
對
錯
20.事故發生后無論發生任何狀況都不能移動事故現場物件。
對
錯
21.所有的安全生產事故需要政府部門組織調查。
對
錯
22.事故調查結束后,任何人或部門無權對已調查完畢的事故提出質疑。
對
錯
23.事故調查組不能聘請專家參與。
對
錯
24.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單位的負責人,可以擔任事故調查組組長。
對
錯
25.事故調查組組長由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指定。
對
錯
二、選擇題
1.根據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一般分為()等級。
A、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2.較大事故,是指造成()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A)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A、 3 5000
B、 1 5000
C、 3 3000
D、 1 3000
3. 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 )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A、 1 市級
B、 2 市級
C、 1 縣級
D、 2 縣級
4. 事故單位及其有關人員謊報或者瞞報事故的,可對事故發生單位處( )以上50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上一年年收入()至100%的罰款。
A、 100萬元 30%
B、 100萬元 60%
C、 50 萬元 30%
D、 50 萬元 60%
5.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若發生單位對事故負有責任,發生一般事故的,處( )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上一年年收入()的罰款。
A、 10萬元 30%
B、 5萬元 30%
C、 15萬元 40%
D、 10萬元 40%
6.事故發生單位主要負責人受到刑事處罰或者撤職處分的,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受處分之日起,()年內不得擔任任何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7.事故調查組組長由負責事故調查的()指定
A、人民政府
B、安全生產監督部門
C、監察部門
D、公安部門
8. 根據《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生產經營單位對承包單位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負有監督管理的職責
B、生產經營單位應保證事故隱患治理所需的資金
C、一般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組織整改
D、重大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管理部門組織制定整改方案。
9. 對于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要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才能排除的隱患,稱為。()
A、一般事故隱患
B、較大事故隱患
C、重大事故隱患
D、特別重大事故隱患
10. 依據《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事故隱患,都()向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
A、有權
B、無權
C、無責任
D、視情決定
11. 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應當包括治理的目標和任務、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經費和物資的落實、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治理的時限和要求和()。
A、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
B、節能環保材料審核
C、負責人的簽字
D、相關責任的保證
12. 安全生產事故隱患的表現分為幾類?()
A、2類
B、3類
C、4類
D、5類
13.人在工作過程中的操作、指示或其他具體行為不符合安全規定是屬于()的表現形式。
A、物的危險狀態
B、人的不安全行為
C、管理上的缺陷
D、思想上的松懈
14.發生重大事故隱患,應當采取的措施。()
A、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
B、邊整改邊生產
C、發現事故隱患后即可生產
D、可以在不影響調查的情況下繼續生產
15. 對排查出的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應當按()進行登記。
A、事故隱患的等級
B、事故隱患的信息
C、事故隱患責任
D、事故隱患的狀態
16. ()是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責任主體。
A、政府單位
B、中介機構
C、生產經營單位
D、其它社會機構
17. 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
A、安全管理人員
B、生產經理
C、廠長
D、主要負責人
18.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在“健全法律法規體系”中要求:加強涉及安全生產相關法規()審查,增強安全生產法制建設的系統性、可操作性。
A、科學性
B、可行性
C、一致性
D、針對性
19.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在“健全應急救援管理體制”中要求:要健全()三級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管理工作機制,建設聯動互通的應急救援指揮平臺。
A、國家、省、市
B、省、市、縣
C、市、縣、鄉
D、省、市、企業
20.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在“完善標準體系”中要求:加快安全生產標準制定修訂和整合,建立以()為主體的安全生產標準體系。
A、以強制性國家標準
B、以推薦性國家標準
C、以強制性行業標準
D、以強制性地方標準
2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在“強化企業預防措施”中要求:大力推進企業安全生產()建設,實現安全管理、操作行為、設備設施和作業環境的標準化。
A、標準化
B、制度化
C、科學化
D、經?;?/label>
22.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在“強化企業預防措施”中要求: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觀念,建立健全重大隱患治理情況向()和企業職代會“雙報告”制度,實行自查自改自報閉環管理。
A、上級公司
B、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
C、公安部門
D、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23.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在“建立隱患治理監督機制”中要求:()要建立與企業隱患排查治理系統聯網的信息平臺,完善線上線下配套監管制度。
A、安全生產監督管依理部門
B、建設主管部門
C、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
D、公安部門
24.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在“強化城市運行安全保障”中要求: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強人員密集場所安全監管。
A、大型集會
B、大型體育活努動
C、大型演出
D、大型群眾性活動
25.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在“健全安全宣傳教育體系”中要求: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納入各級()干部培訓內容
A、黨政領導
B、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
C、有關行業部門
D、安全生產監管部門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
班主任下面好紧夹得我好爽
在线观看黄片
色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专区
人人澡人模人人添学生av
国产盗摄xXxX视频XXXX